當前,傳統的環境監測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:主要是點狀監控、布點分散,在線監測點位少,難以准確溯源汙染來源,而且傳統的空氣自動監測站價格昂貴。所以目前的應對措施是——利用微站、網格化監管平台和環境空氣質量大數據中心,實時監測分析空氣環境變化情況,實現精准治氣。這些微站建設周期短、投資少、作用大,采集數據多,可及時發現網格內環境空氣的短時間變化,及時追溯汙染源鎖定目標並快速處置,進一步提升了應急預警能力和處置能力。
上述提到的大氣網格化微型空氣質量監測站是一種小型、多參數的空氣監測系統。
目前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汙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(PM10)、細顆粒物(PM2.5)、二氧化氮(NO2)、二氧化硫(SO2)、臭氧(O3)和一氧化碳(CO)等。
同時這也是大氣網格化微型空氣質量監測站的監測目標,當然,還可以加入對氣象(溫度、濕度、風速、風向、氣壓)或者TVOC(總揮發性有機物)的監測。
這些監測站通過大範圍、高密度的布點,形成覆蓋整個區域的在線監控網絡,實時采集數據並上傳至雲平台,進行可視化的展示和分析。
微型空氣質量監測站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:
供電系統——可采用市電,或者太陽能配合锂電池的供電方式,適應不同場景需求。
電控箱——包含變送模塊、溫度補償、抗交叉幹擾系數等。
監測設備——核心部分,包括氣體傳感器、顆粒物監測模塊等。
配套組件——包括立杆、外殼等,有些會選配顯示屏。
大數據平台負責數據的接收、存儲、分析和展示。
它的優勢在于:相較于傳統監測站,建設和運營成本更低,便于大規模部署。可根據需要在不同區域加密布點,形成高密度監測網絡。能夠提供分鍾級別的實時監測數據,有利于快速響應汙染事件。可以同時監測多種汙染物和氣象參數。
目前,監測站廣泛用于城市環境監測/市政環境監測/移動環境監測/企業化工園區/居民區/學校/醫院等敏感區域的空氣質量監測/公園森林環境監測。
還能用于交通汙染環境監測,比如在城市重要交通路口、重要交通樞紐以及易擁堵路段的下風向一側布點,監測道路揚塵和機動車尾氣排放。
風途新聞資訊